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局文件 >> 正文

海西州2017年度治超工作总结的报告

2018-01-02

省治超办:

现将《海西州2017年度治超工作总结》随文上报,请审核。

海西州2017年度治超工作总结

为了加大治理超限超载力度,切实维护我州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部署,结合海西实际,坚持“立足源头、依法严管、标本兼治、长效治理”的原则,积极开展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7年治超工作及成效

2017年,我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治超工作的相关要求,紧紧围绕全省治超会和《2017年治超工作要点》的安排部署,坚持“政府主抓、部门联动、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治超工作方针,紧密结合全州实际,不断健全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创新思路、扎实工作、严格管控、常抓不懈,通过开展集中整治、长效治理、分步实施等系统性措施保障治超稳步推进,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全州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率控制在3%以内,优良路率由48%提高到51%,增长3%;路况综合指数由72提高到74,同比增长2个指数,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治超责任。一是及时调整了海西州治超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召开了全州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会议,对今年治超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印发《2017年全州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安排》和《2017年全州治超工作要点》等文件,并分别与8个地区的治超办签订了《2017年海西州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年度治超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二是按照“谁管辖、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将源头监管责任落实到部门、企业。三是明确从业人员的责任,各地交通运政部门与辖区重点货运源头单位签订《源头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责任书》和《货物规范装载协议书》,责任书签订率100%,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体系。

(二)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一是路政、公安交警等部门依托治超站、收费站,向过往司机分发宣传册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二是运政、市场监管等执法人员主动深入各货运源头企业、站场进行宣传,向企业及车主发放治超宣传手册,广泛宣传国家关于货运源头治超的政策和非法超限超载的危害性。三是利用3月份“治超宣传月”,在人员密集场所开展了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了解到超限超载的危害性、治超工作的重大意义、治超标准及措施等,进而获得社会各界及群众对我州治超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全年,共计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接受群众咨询500余人次,出动宣传人员300多人,出动宣传车辆50台次,悬挂横幅30多条,展出展板50多块。

(三)加强源头监管,夯实巡查力度。一是在源头治理方面,加强货运源头企业驻守监管,严防违法装载运输车辆出场(厂)。二是针对全州重点源头企业变更、合并、被撤销等原因,对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企业、货物运输站场进行再调查再摸底工作,确定了62家重点货运源头企业,并建立了企业档案。三是源头各货运单位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明确岗位职责,对装载货物车辆的相关手续进行核实登记,填写《货物源头单位车辆装载登记表》、《货运源头单位治超工作日报表》,并积极配合治超人员,严查超限超载车辆。四是各地交通、公安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入重点货运源头企业,对货运车辆进行源头监管,对违规装载车辆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处罚,并对进驻企业装载、磅房、开票、门卫等重点部位和环节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从源头上遏制超限超载运输。

(四)加强部门联动,夯实履职能力。交通部门发挥治超牵头单位作用,经信、公安、财政、人社、国土、住建、市场监督、安监、质监等单位齐抓共管,形成强大治超合力。交通运输部门共计出动稽查人员14709人(次),出动巡查车辆4899辆(次),查获超限超载车辆3739辆,卸载超限超载货物1912.5吨,劝返超限超载车辆286辆,处罚超限超载89起,与相关部门联合执法77次。公安部门共投入警力24570余人(次)、出动警车6150余台(次),全州设立固定公安交通执法服务站19处、流动检查点108个,检查货运车辆20.15万余辆(次)、查处货车超载违法行为9047起,向货运车辆驾驶人印制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20余万份、悬挂横幅540余条、发布安全提示信息230余条。经信部门在督查工业企业经济运行的同时,加强对129户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治超宣传工作,贯彻落实重点生产企业的合法运输车辆给予优惠政策(优惠比例为50%)。截至11月,减免车辆13.8万辆次,累计减免金额667.2万元,帮助工业企业降低物流成本、促运稳产提效。国土部门共检查砂石粘土厂197家,砂石料场114家中清理无照开采砂石场42家。财政部门为保障治超工作高效、有序、有力开展,2017年州财政在各个部门经费预算普遍压缩的情况下,继续加大治超工作资金支持力度,保证了治超工作经费的增长。全年预算安排运管各类经费共计289.36万元,包括基本支出233.76万元、专项业务费55.6万元,主要用于源头治超、机关运转、安全检查、网络信息维护、服装购置、车辆市场整顿等工作。市场监管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02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8台(次),共检查经营户267户(次),取缔无照经营的汽车修理经营户1家。安监部门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先后成立由州级领导带队的安全生产执法监督检查组2个,处级领导带队的综合督查组6个、专项督查组8个,聘请专家28名,赴全州八个地区,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等领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目前,共排查企业2416家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526条,下发执法文书666份,整改率92.8%,确保了全州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高等级公路路政部门出动执法人员1906人次/220天、执法车辆305车次/220天,共检查疑似超限超载车辆13.76万辆,查获超限超载车辆1747辆,抄告192辆,劝返超限货运车辆192辆,劝返“双排车”6辆,处罚82辆,拆卸货运车辆违法安装液压千斤顶总共18个,罚款13.27万元,收取费用2812元,支队辖区超限率为1.3%。海西公路路政部门向地方政府和相关治超单位抄告违法车辆6次,抄告车辆116辆。先后与运输企业召开协调座谈会16次,参加人数227人;召开联席会议143次,参加人数1072人;召开路警联勤联动工作会议26次,参加人数365人。与企业签订规范装载协议书16份。支队下辖天峻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监控检测站累计行驶货车总数19万余辆,检测车辆14.37万辆,查获超限车辆110辆,卸载货物1933.5吨,超限率为0.08%。各大队在日常巡查和集中整治过程中对严重超限运输车辆以劝返和责令卸货为手段,将超限率控制在2%以下,有效的遏制了超限运输车辆的继续蔓延。

(五)规范公路执法,确保制度落实把规范公路治超执法专项整治行动与大走访活动相结合,严格按照“十不准”纪律要求、“五坚持”原则和“八项制度”规定,重点排查路政、运政部门治超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大力整治乱执法、乱罚款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规范执法。一是对违规的车辆本着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牢固树立重执法效果轻处罚的理念,使车主更容易接受,并积极配合改正违规行为,净化运输市场秩序。二是改进执法方式,推进行政执法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牢固树立服务交通理念,把“服务型”执法放在工作首位,不断创新交通行政执法思路,把服务理念体现到具体交通运输工作中,从单纯的交通行政执法转入交通综合性执法服务,实现行政执法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三是运政、路政执法人员深入交通运输企业、砂石场站进行政策宣传,劝阻车辆货主按照核定标准载货,从源头上有效的遏制了超限、超载及抛洒车辆上路的违法行为。四是在公路巡查中,对公路占道经营的商户,通过政策宣传,以谈心、劝解等方式让群众理解支持交通执法工作,这些做法得到广泛好评,同时也体现了交通执法人员从过去处罚型执法到现在说理性执法、柔性执法、服务型执法上的转变,体现了交通运输执法工作以人为本的理念。五是创新执法机制,制订了交通执法的各项制度和检查措施,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建立和完善检查、督查制度,继续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梳理执法依据,明确执法职权、岗位和责任,使管理、执法、服务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在取得治超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我州的治超工作已经进入“深水区”,一些老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一些新问题日显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公路治超执法力量不足。截止目前,我州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了1.67万公里,农村公路1.1万公里。在地方路政管理中,农村公路路政部门管理的路段占到了三分之二,且点多、线长、面广,编制少,治超执法管理难度大、压力大。二是源头治超工作难度依然较大。今年以来,我州经济趋稳向好,部分工业产品价格上涨,但少数企业为控制成本,货运运价一直没有上调,且在源头装载方面把关不严。部分货运业户为谋取利益非法超载、驳载,逃避检查,存在“超了查、查了超”的问题。三是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为了充实治超执法力量,路政、运政部门均聘用部分协管工作人员,但在执法过程中,协管人员不具有执法资格,且缺乏专业知识,全州治超执法队伍执法水平不均衡,对治超行政执法的认识也有差别,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执法能力不强、执法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四是超信息化建设发展还不均衡。当前,我州治超工作主要依靠人力执法,不停车检测系统、车载动态监控终端系统(GPS)、12328和12389服务监督电话系统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各系统尚未得到有效整合,信息共享只有通过文件抄告,缺乏科技治超的有效手段。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落实部门责任。强化各成员单位和行业监管部门的职责,切实把好源头关口,形成环环相扣、有机衔接的源头监管体系。继续强化对货物装载源头的巡查和监管工作,密切协作,共同严把车辆改装、检验、装载关。

(二)进一步量化考核指标。围绕《海西州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考核办法》等相关制度,逐条梳理治超工作目标任务,量化考核指标,完善考核办法,强化各项责任落到实处,对不作为等情况进行严肃追责。

(三)进一步创新监管手段。将治超信息化建设与正在实施的公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12328”交通服务监督电话)项目建设有机结合,加快治超信息化建设,提高科技手段在治超领域中的应用。

(四)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加大与公安等有关部门的协调力度,集中优势力量,解决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形成反应迅速、打击有力的治超新格局。加强运政、路政执法工作,加强协作,细化分工,坚决杜绝有章不循、有禁不止的现象,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五)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督促各地与当地财政部门的协调,将治超工作经费尽快纳入财政预算,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治超工作的投入,并拨付到位。同时,充分利用劝返站和治超站点等关键场所,采取多形式,有针对性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开展治超宣传活动。

(六)进一步推进区域治超。按照青海、新疆、宁夏、陕西、四川、甘肃省联合印发的《青新宁陕川甘开展区域联动治超工作实施方案》和《青新宁陕川甘治超信息抄告办法》,进一步完善跨省区治理非法超限超载车辆协查合作工作机制,积极协调召开年度省际治超联系会议,及时查处跨省货运车辆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

上一条:海西州2017年度关于规范公路治超执法专项整治情况工作总结的报告
下一条:海西州交通运输局2017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自查自评总结报告

关闭

copyright@2007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日博体育在线   电话:0977-8223402   技术维护:海西州人民政府电子政务技术中心

信箱:hxdzzw@haixi.gov.cn    青海ICP备05001235